柴火鸡,顾名思义是在土灶上用柴火加热的美食,
颇具怀旧复古风。
用黄泥或者砖垒成几何形状,前边有口用来添柴火,
上面留出大的圆形放上铁锅,
而且可以在出口上方砌上烟囱用来出烟。
锅里煮饭,锅下添柴,
锅台者,中馈运做之轴心也,
“民以食为天”中之天,由女娲亲手补成也。
古代有专门砌锅台的匠人,砌的好的锅台上火快,
而且不容易让屋里烟雾弥漫,
如果砌的不合理上火很慢不说还会让浓烟弥漫到屋里。
每一桌都是砖头砌成的土灶,用木柴生火,
灶上放着一口大铁锅和锅铲。
服务员现场炒制,食客们则围坐四方。
柴火鸡采用的原料是原生态跑山鸡,
是吃粮食的跑山鸡,
香、辣、糯……家常味、口感好,
但又不油腻,老少皆宜,
现点现杀,肉质鲜美且有嚼劲,
在炒制时可配以各色蔬菜,
如藕片、土豆、白菜、青笋等,
其中属青笋味道最好,
原本生硬的青笋融入柴火鸡的汤汁里立马就变得软糯,
一口咬下去,汁香四溢,回味无穷。
另一个深爱柴火鸡的原因就是锅边馍了,
在鸡肉炒制成熟后,
厨师会在锅边贴上面团,
盖上锅盖,
让柴火鸡的香味渐渐浸入面团中,
用柴火的余温慢慢加热,直至色泽金黄,
这样的馍馍既不过分生硬,
也不过分软糯,而是刚刚酥脆,
蘸上柴火鸡的汤汁,
送入口中,醇香绵长。
柴火鸡土灶,是一种较具特色的食物烹煮方式,
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味道深受人们喜爱,
而且鸡肉本身就有益气养血补肾益精作用。
中医认为,鸡肉味甘,性微温。能温中补脾,益气养血,补肾益精。
鸡肉含有维生素C、E等,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,
种类多,而且消化率高,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,
有增强体力、强壮身体的作用,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。
鸡肉对营养不良、畏寒怕冷、乏力疲劳、月经不调、贫血、虚弱等,有很好的食疗作用。